ENGLISH| 返回旧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捷导航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党史读书班】在“四史”学习中体味信仰的味道

更新时间:2021-06-17

凝心聚力学党史,砥砺前行强党性。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顾“雄关漫道真如铁”的过去,展望“乘风破浪会有时”的未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电气学院党委中心组“四史”学习专题读书班分自学、导学、交流三个环节进行,历时一月,在读书学习中深刻体味信仰的味道。

个人自学悟原理

学院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就“四史”学习专题读书班进行了部署。本次专题读书班成员由全体院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和教工支部书记组成。学院党委发放《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改革开放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参考资料,要求大家认真研读必读书目,明确学习重点,参加集中学习,做好学习交流准备。

集中导学讲精髓

在自学为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四史内容,学院党委书记余向红、党委副书记孟威、副院长专祥涛、副院长康俊明等分别进行导学。

余向红重点对“社会主义发展史”进行导学。她强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过渡时期;第二阶段从三大改造完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是曲折发展时期;第三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她谈到,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其表现为GDP稳定增长;城镇化进程加速;进入互联网时代,教育科技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孟威重点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进行导学。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仅有53名党员,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超过9000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富强,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10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100年;是中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100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的100年;是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100年。

康俊明重点对“新中国史”进行导学。他首先介绍了目前通行的对中国现代史的划分,即1949至1956年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1956至1966年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66至1976年为“文革”时期,1976至1978年为“徘徊”期,1978年至今为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并对各个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了回顾,指出当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示我们应以史为鉴,表达了对中国经历“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充满信心。

专祥涛重点对“改革开放史”进行导学。他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启改革开放大幕的思想先导开始,重点讲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大事件,分析了改革开放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由之路:国际方面,20世纪70年代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国内方面,文革使得国家经济倒退,要求必须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此外社会主义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也需要有新思路。

讨论促学增实效

5月31日下午,学院党委召开“四史”学习专题读书班交流分享会,讨论促学增实效。

院长董旭柱围绕学习党史的主要内容、学习党史的必要性展开分享,表示应当通过党史学习,为学院发展汲取源泉和力量。

副院长何怡刚通过领学改革开放史,指出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思想解放,作为武大人,要紧跟党的脚步,以思想引领时代、以学术报效国家、以实干造福人民。

副院长徐箭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的五篇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论述,谈到学习党史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

院长助理张慧通过对社会主义四个发展阶段的领学,总结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是大势所趋、真理所在,坚定了为百年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的决心。与会其他成员也都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

余向红最后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给我们专题读书班提出了基本遵循。

本次“四史”学习专题读书班是学院党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全院师生党员广泛开展党史学习带好头、起好步,也为党员干部基层讲党课打好基础。通过采取个人自学、集中领学、讨论促学等多环节、多层次的学习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分享加深体会,力争深入领悟党史、牢记初心,从学院领导层面做起,带头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学院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撰稿:谭菀婷 张晗 摄影:谭菀婷 审稿:余向红 责编:彭赟